欢迎进入华创槟榔网! 进入公众号

所在位置:首页 - 种植加工 - 深加工

关于传统中药槟榔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Alternate Text 发布时间:2020-04-14 分享到: 浏览量:

栾剑 陶晓月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摘要:槟榔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其应用广泛,药用价值极高,在我国中医药中的应用已经超过1000年。槟榔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脂肪酸、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活性成分使槟榔在提神醒脑、提高耐力、抗寒、抗饥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促进肠胃活动、抑制细菌滋生、驱除寄生虫等功效。因此,东南亚各国及我国台湾和湖南等省都有嚼食槟榔的风俗习惯。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最大程度的发挥槟榔活性成分的药效,避免毒副作用的研究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该文整理并归纳了近期发表的有关槟榔的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以传统中药为基础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槟榔;生物活性;毒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3-0008-04

槟榔(Areca catechu L.)多产于印度、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海南等地,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就已引种槟榔,迄今已逾2000余年的历史。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的药材,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之功效,仅《中国药典》收录的以槟榔为原材料的中药古方就达51种,在我国传统中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原文详见下方附件:

关于传统中药槟榔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pdf

槟榔市场交易行情单位(元)

更多>>

槟榔果

发布时间: 元/斤

地头平均价格

收购平均价格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海南华创槟榔研究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琼ICP备20000520号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中机海南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