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华创槟榔网! 进入公众号

所在位置:首页 - 种植加工 - 深加工

槟榔果仁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及其酶特性研究 Alternate Text 发布时间:2020-04-15 分享到: 浏览量:

郭宇婷,潘永贵,张正科,张伟敏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以槟榔果仁为试材pH6.8磷酸缓冲溶液(PBS)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采用(NH4)2SO4分级沉淀后进一步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PhenylSepharose6 Fast Flow 柱层获得PPO纯化酶液经鉴定其纯度达到电泳纯相对分子质量为29.2ku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PPO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果仁中PPO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7.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140.84U/mL·minKm3.22mmol/L

关键词:槟榔果仁PPO分离纯化酶特性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8)11-023505

DOI:10.13684/j.cnki.spkj.2018.11.039

槟榔(ArecacatechuL.)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口腔嗜物之一,国内主产地在海南。虽然,目前市场上槟榔干果制品较多,但是仍然有许多消费者更喜欢食用槟榔鲜果,然而每年(47)月处于槟榔鲜果空档期。因此,槟榔保鲜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研究发现,槟榔鲜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存在果仁褐变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产品品质。而目前少量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槟榔果肉褐变问题,研究发现槟榔果肉褐变产物与酚类物质和PPO反应引起的酶促褐变产物相似,而关于槟榔果仁褐变仅在褐变控制方面发现茉莉酸甲酯处理鲜食槟榔可以显著抑制果仁褐变,但对于褐变机制的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报道。但是从类似的果实内部褐变问题研究较多的菠萝和梨果实中发现,菠萝内部褐变是菠萝果实内源PPO与酚类物质在有氧条件下发生的酶促褐变,且病果的PPO活性比正常果实普遍偏高。对于梨果实,研究者对果实中的褐变底物和酶做了大量研究,酪氨酸和漆酶是梨中主要的PPO,催化绿原酸等酶促底物产生褐变,且酪氨酸活性下降有助于减轻褐变的发生。进一步通过对鸭梨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其反义转化而获得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转基因鸭梨植株,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黑心病的发生。

原文详见下方附件:

_槟榔果仁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及其酶特性研究.pdf


 

槟榔市场交易行情单位(元)

更多>>

槟榔果

发布时间: 元/斤

地头平均价格

收购平均价格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海南华创槟榔研究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琼ICP备20000520号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中机海南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