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研究概况
发布时间:2020-04-17
分享到:
浏览量:
任军方,王文泉,唐龙祥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 571339;2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 571700;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10;
4海南省热带棕榈植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筹),海南文昌 571339)。
摘要:槟榔在中国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为了从整体上了解槟榔在中国的研究概况,文章介绍了槟榔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蛋白质组学在槟榔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槟榔今后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槟榔;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S5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0-1254
槟榔(Areca catechu L.)为棕榈科(Palmaceae)槟榔属(Areca)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主要分布于亚洲与美洲的热带地区,中国引种栽培槟榔已有2100多年历史,主要种植在海南和台湾两省,另外在广东、广 西、福建及云南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培。种子含单宁和多种生物碱,居四大南药之首,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热带居民常以嫩果作嗜好品。同时,又是观赏树木和果树。槟榔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
原件详见下方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