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黄化病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4-15
分享到:
浏览量:
周亚奎1,2 杨 云1,2 隋 春3 甘炳春1,2 魏建和3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万宁 571533;2 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万宁571533;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 要:为了从发生黄化病的槟榔茎、叶、花中提取到完整的RNA,采用了CTAB法、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槟榔黄化病组织RNA。从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方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所得RNA完整性较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介于1.8—2.0之间,RNA得率较高,为120μg/g以上,并能成功进行反转录制备cDNA,表明该RNA可以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
关键词:槟榔 黄化病 RNA提取 异硫氰酸胍法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多年生药用植物,是海南省第二大经济作物。而黄化病是严重危害槟榔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其发病原因及致病因子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传统植物病害检测方法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从基因组RNA人手是可以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槟榔黄化病的信息,开启新的思路。
提取高质量的R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关于植物RNA提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CTAB法、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等,这些方法已经在很多植物上应用并成功提取出RNA,但由于植物化学组份的差异,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适合于所有植物的RNA提取。目前还没有关于槟榔组织RNA提取的相关报道,为了得到高质量的RNA对其进行后续研究,本研究分别采用CTAB法、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槟榔黄化病组织RNA;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反转录及cDNA的合成对提取的RNA的质量进行检验。 原文详见下方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