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华创槟榔网! 进入公众号

中国槟榔

2020-04-09

槟榔果肉、皮、花、梗、根的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分析与研究

槟榔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棕桐科植物,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海南岛、台湾省及东南亚一带。槟榔除果肉含有多种氨基酸外,其外皮、花蕊、梗、根等均有相当含量的多种氨基酸。我们采用海南生长的台湾品种槟榔,对其果肉、皮、花蕊、梗、根等进行了氨基酸量的定量分析…

2020-04-09

同源中药大腹皮与槟榔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研究

该研究建立了大腹皮(槟榔果皮)及槟榔(槟榔种子)药材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槟榔碱、去甲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次碱)HPLC同步测定方法,并对槟榔不同药用部位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色谱条件为:WelchSCX(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浓氨水调节…

2020-04-09

马槟榔种仁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槟榔(CapparismasaikaiLvl.),又名水槟榔、紫槟榔(广西百色)、山槟榔(云南西畴)、马金囊、马金南、太极子(云南中药别名),是山柑科(Capparaceae)山柑属(Capparis)植物。目前,山柑属植物仅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等部分地区,全世界有400多个种.中国约占其中的30多个种,…

2020-04-16

槟榔的药用价值

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药用价值巨大。本文对槟榔碱在神经系统、消化道、口腔、血管及其他系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槟榔碱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嚼食槟榔在海南城乡非常流行,然而其对健康的影响及槟榔成瘾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20-04-15

皮的药用(三)

槟榔皮又称大腹皮、腹毛、槟榔衣,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主产于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其性微温,味辛,入脾、…

2020-04-16

赵红教授妙用槟榔、砂仁对药祛舌苔

《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云:“至于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也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山。厚腻苔,为痰湿内阻的外在表现,临床较为常见,有的甚至顽固不退,经久难消。所谓“百病皆由谈作祟”,痰湿能导致很多疾病,如痰湿内阻中焦则食欲不振、厌食。…

2020-04-15

佳果良药与马槟榔

21世纪70年代中期,笔者在云南大学新闻专业进修时,一位马关县的同学从家乡带来一小包奇特的干果让我们品尝,那东西比西瓜子略大,比核桃仁小而扁,嚼了几口,大家都盛赞其味香美,他又端来凉开水,让我们喝,顿时,如饮甘泉,口中甜蜜清爽,真比喝任何高级饮料都舒坦。

版权所有:海南华创槟榔研究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琼ICP备20000520号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中机海南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