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槟榔产业概况
槟榔Areca catechu L.,别名青仔、宾门、榔玉、槟榔子、大腹子、橄榄子等,为棕榈科乔木状植物。我国引种栽培槟榔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种植于海南和台湾。目前我国是槟榔的第二大生产国,主产区在海南省。槟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列为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
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海南省琼海市热作服务中心陈德政本文分析了海南槟榔的栽培概况、产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对策,以为海南省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海南省槟榔栽培概况槟榔多生于热带雨林和次生林间的山谷地、岭脚或平原地区,富含腐…
海南槟榔文化探析
自古以来,海南人都有嚼食槟榔的生活习惯,并形成了丰富的槟榔文化,槟榔成了海南人婚姻、社交、祭祀和拜年习俗中的必备用品。海南槟榔文化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与生产活动,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黎族审美观念和汉文化的影响均有密切关系。
中国槟榔
2020-04-08
槟榔用处
槟榔(学名:Arecacatechu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
2020-04-01
台湾的槟榔业及其独特的槟榔文化
槟榔(Arecacatectu),棕榈科药用植物。它的干直立,不分枝,亭亭玉立,是著名的热带园林绿化树种。叶长1.3-2.0厘米,羽状全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0-70厘米。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生于叶束下,多分枝,呈圆锥形,基部具黄绿色佛焰苞;雄花小而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较…
2020-03-16
高山族和黎族的槟榔文化及人文价值
据史料记载和现实生活的展示,槟榔文化在高山族和黎族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表现在两个民族的民俗事象里,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人文价值中。深入探究两个民族的槟榔文化,可以洞窥到高山族和黎族文化的同源性。
2020-03-10
小槟榔做出大产业 —万宁槟榔产业发展透视
古往今来,海南人都有吃槟榔的传统。“百个槟榔商,一半万宁汉;十女嚼槟榔,八个万州娘”,说起槟榔,不得不提及身拥“中国槟榔之乡”“国家槟榔示范基地”双料殊荣的万宁。“岗峦岭腰绿伞撑,万州自古多槟榔”,小小的青果虽不起眼,在万宁人的眼中却是一颗颗闪满金光的…
2020-04-14
粤人嗜食槟榔习俗探析
槟榔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其果实呈长圆形或卵球形,类似橄榄,略小于鸡蛋,颜色橙红,可作食用,亦可用药。
2020-04-17
槟榔高效栽培与加工利用研究
槟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种子、皮、花均可入药,我国(含台湾地区)是世界槟榔的第二大生产国,中国大陆主产区在海南省,占全国产量的 99%,2016 年全省种植面积达 99,661 公顷,已成为海南省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
2020-04-17
槟榔的研究概况
槟榔在中国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为了从整体上了解槟榔在中国的研究概况,文章介绍了槟榔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蛋白质组学在槟榔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槟榔今后研究中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