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蒌叶处理槟榔对小鼠生殖毒性及体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14
分享到:
浏览量:
刘书伟1,王 燕2*,都二霞3,胡劲召2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与农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3.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康涅狄格州法明顿 06032)
摘 要:为探索添加蒌叶和石灰对槟榔毒副作用的影响,设置蒌叶+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槟榔、槟榔4个处理及空白对照(蒸馏水),分别将不同处理的水提液(蒸馏水)对SPF级KM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14d,测定小鼠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及体温。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睾丸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增高且差异显著,其中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最大,其次是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处理最小,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是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2.6倍;各处理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增高,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降低,其中槟榔处理变化幅度最大,槟榔+蒌叶+石灰槟榔处理最小,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Bcl-2/Bax值是槟榔处理的1.41倍;各处理的小鼠体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槟榔+蒌叶+石灰处理体温相对最高且降幅最小,与槟榔处理相反。可见,添加蒌叶或石灰能减弱槟榔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关键词:槟榔鲜果;小鼠;细胞凋亡;体温
中图分类号:S8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16)10-0151-04
槟榔(Areca catechu L.)是棕榈科槟榔属的热带常绿乔木,其果实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位居中国四大南药之首。槟榔是许多中药复方的组成成分,如四磨汤、槟榔四消丸、柴胡舒肝丸等,其应用较广泛。在兽医临床上,槟榔主要用于治疗绦虫、蛔虫、钩虫等,也可治疗牲畜的食积气滞、腹痛胀满便秘、增加食欲等,还可用于抗氧化、抗抑郁、抗炎镇痛等。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槟榔为Ⅰ级致癌物。此后,槟榔的使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国内外学者对槟榔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槟榔生物碱的药理及毒性方面,而对槟榔鲜果添加物的研究较少。关于槟榔毒性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槟榔咀嚼地区一般把毒性来源归结于添加物上,但缺乏科学依据。为此,针对槟榔常用添加物进行毒性评价,采用鲜果槟榔传统食用的方法对小鼠进行灌胃,研究小鼠对毒物较敏感的生殖器官的毒性变化情况,以小鼠睾丸曲细精管中的生精细胞凋亡状况来评价槟榔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观察小鼠染毒后体温的变化,评价槟榔添加物对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旨在为槟榔在兽药学领域的进一步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原文详见下方附件:
石灰_蒌叶处理槟榔对小鼠生殖毒性及体温的影响_刘书伟.pdf